弟子等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嫉妒染从前所有恶业、嫉妒等罪
弟子等,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嫉妒染,从前所有恶业、嫉妒等罪,悉皆忏悔,愿一时销灭,永不复起。善知识!已上是为无相忏悔。
云何名忏?云何名悔?忏者,忏其前愆。从前所有恶业,愚迷骄诳嫉妒等罪,悉皆尽忏,永不复起,是名为忏。悔者,悔其后过。从今以后,所有恶业,愚迷骄诳嫉妒等罪,今已觉悟,悉皆永断,更不复作,是名为悔,故称忏悔。凡夫愚迷,只知忏其前愆,不知悔其后过。以不悔故,前愆不灭,后过又生;前愆既不灭,后过复又生,何名忏悔?
善知识!既忏悔已,与善知识发四弘誓愿,各须用心正听:自心众生无边誓愿度,自心烦恼无边誓愿断,自性法门无尽誓愿学,自性无上佛道誓愿成。
善知识!大家岂不道众生无边誓愿度,恁么道,且不是惠能度。
善知识!心中众生,所谓邪迷心、诳妄心、不善心、嫉妒心、恶毒心,如是等心,尽是众生,各须自性自度,是名真度。
何名自性自度?即自心中邪见烦恼愚痴众生,将正见度。既有正见,使般若智打破愚痴迷妄众生,各各自度。邪来正度,迷来悟度,愚来智度,恶来善度。如是度者,名为真度!
三世:过去世、现在世与未来世的总称。世,迁流之义。
三业:身业、口业、意业。身业,身之所作,如杀生;口业,口之所语,如妄语;意业,意之所思,如贪、嗔、痴等。
四弘誓愿:一切菩萨初发心时,必发此四种广大之愿。有关四弘誓愿的内容与解释,各经所举颇有出入。一般采用《六祖坛经》之说,即:一、众生无边誓愿度,谓菩萨誓愿救度一切众生;二、烦恼无尽誓愿断,谓菩萨誓愿断除一切烦恼;三、法门无量誓愿学,谓菩萨誓愿学知一切佛法;四、佛道无上誓愿成,谓菩萨誓愿证得最高菩提。此四弘誓愿可配于苦、集、灭、道四谛,前一誓愿为利他,后三誓愿为自利。
恁么道:这样说。
正见:远离邪见,而采取符合佛法的见解。系八正道之一,十善之一,与“邪见”相对。
现在我给你们传授无相忏悔,以除灭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罪业,使大家获得身业、口业、意业三业的清净。
善知识!大家都跟随我念诵:弟子们以前、现在、将来的每一个念头,都不被愚迷所污染,以前所有造作的恶业、愚昧、迷惑等等罪过,全部都忏悔,希望立即消除断灭,永远不再重新生起。
弟子们,以前、现在、将来的每一个念头,都不被狂妄骄横所污染,以前所造作的恶业、狂妄骄横等等罪过,全部都忏悔,希望立刻消除断灭,永远不再重新生起。
弟子们,以前、现在、将来的每一个念头,都不被嫉妒污染。以前所造作恶业、嫉妒等等罪过,全部都忏悔,希望立刻消除断灭,永远不再重新生起。善知识!以上就是无相忏悔。
- 看艾叶灰的神奇功效 正确使用能帮助伤口止血[图]
- 但是从本篇的内容看陶弘景的解释是相当片面的“捭阖”固然是纵横[图]
- 孟子曰“於答是也何有?不揣其本而齐其末方寸之木可使高于岑楼金[图]
- 曾子说“多么博大精深啊孝道太伟大了!”孔子说“孝道犹如天有它[图]
- 回门也称“拜门”、“会亲”、“唤姑爷”是女子同旧生活的彻底告[图]
- 【译文】鲁定公问“君主役使臣子臣子服侍君主各自应该如何做?”[图]
- “稳婆”是旧时民间以替人接生为业的人一般为中年妇女又叫“隐婆[图]
- 东晋郭璞所著《江赋》中描述了很多鱼类的品种这里选择常见的鱼类[图]
- 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图]
- 温庭筠一抛兰棹逐燕鸿曾向江湖识谢公每到朱门还怅望故山多在画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