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津自六朝志怪小说以来,在中国文言小说中,虽然不乏表现恐怖趣味的小说,或者出于宗教劝诫,或者出于道德警告,或者只是单纯宣扬恐怖,但都限于外在的笼统的感受。像《鬼津》这样集恐惧、厌恶、憋闷、恶心等多种感受于一身的细腻逼真描写,虽然没有什么社会意义,在文学技巧上却无疑显示着进步和探索。
李某昼卧,见一妇人自墙中出,蓬首如筐 [1] ,发垂蔽面,至床前,始以手自分,露面出,肥黑绝丑。某大惧,欲奔。妇猝然登床,力抱其首,便与接唇,以舌度津,冷如冰块,浸浸入喉 [2] 。欲不咽而气不得息,咽之稠黏塞喉。才一呼吸,而口中又满,气急复咽之。如此良久,气闭不可复忍。闻门外有人行声,妇始释手去。由此腹胀喘满,数十日不食。或教以参芦汤探吐之 [3] ,吐出物如卵清 [4] ,病乃瘥。[1] 蓬首如筐:披头散发,像只乱草筐。蓬首,头发散乱之状。蓬,飞蓬。草名。《诗·卫风·伯兮》:“自伯之东,首如飞蓬。”
[2] 浸浸:渐渍。参芦汤:中药方剂。别名“人参芦汤”。处方人参芦半两。方出元朱震亨《格致馀论》,名见《本草纲目》。
[4] 卵清:蛋白。李某白天睡觉,看见一个女人从墙里出来,头像个装着乱草的筐,头发垂下来遮住了脸,她来到床前,才用手把头发分开,露出脸来,又肥又黑丑陋之极。李某非常害怕,想跑。女人突然上了床,用力抱着他的头,就与他接吻,并用舌头把津液度入他的口中,津液冷如冰块,一点儿一点儿进入喉咙内。想不咽下去,但喘不过气来,咽下去又稠又粘塞住喉咙。刚一呼吸,口中又满了,一喘气又咽了下去。这样过了好长时间,憋得他再也不能忍受。这时听到门外有人走路的声音,女人才松开手走了。从此以后,李某腹胀得喘不过气来,数十天不能吃东西。有人告诉他喝点参芦汤试试看能否吐出来,结果吐出了像鸡蛋清一样的东西,病才好了。
仙人岛《聊斋志异》中有一部分作品展现了蒲松齡的文学观念,带有游戏性质,消遣性质。他说:“嘉宾宴会,把盏吟思,胜地忽逢,拈髭相对”,“约以宴集之馀晷,作寄兴之生涯。”(《郢中诗社序》)“学坡仙拨闷,妄谈故鬼,清公上座,杜撰新禅。薄抹清风,细批明月,犹恨古人占我先”(《聊斋词集·沁园春》)。这种游戏笔墨,有的以讲故事的形式出现,有的借故事展现自己的文章,本篇则在故事中借芳云和绿云姊妹之口调侃当日所谓名士的自负,对于流行的诗歌,考试的八股文,圣贤的经典,予以嬉笑怒骂,调侃评论,在解构其严肃性之后令人轻松解颐,展现了蒲松龄高度的才华睿智。小说有三个场次,重心在仙人岛,仙人岛中的重心则在谈诗论文。纵谈诗文之外,像仙人浪漫的飞天,闺阁中的戏谑隐喻,山东草编工艺的高超,描写也都有可观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