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中庸之道的主要内涵。儒家认为能“致中和”,则天地万物均能各得其所,达于和谐境界。《礼记·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五材:人的忠、义、仁、信、勇五种品德。
应节:迎合节拍,此处指适应社会的需要。
骥:良马。汉王充《论衡·案书》:“故马效千里,不必骥;人期贤知,不必孔墨。”
衡:车辕前端的横木。汉焦赣《易林·祉疾病无患》:“三骊负衡,南取芝香,秋兰芬馥,盈满箧筐。”决胸:胸膛开裂。
离目坎耳:《易》将人的首、腹、足、股、耳、目、手、口与八卦对应:乾为首,坤为腹,震为足,巽为股,坎为耳,离为目,艮为手,兑为口。
中睿外明:内心聪慧外表敏锐。睿,聪明。明,敏锐。
淳耀:光明。
章:明显,显著。